期刊简介

  《口腔生物医学》(季刊)创刊于2010年,是由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刊物。主要内容为介绍国内、外最新的口腔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和经验,注重论文的科学性、创新性、实用性,突出理论与临床相结合,普及与提高相结合。适合各级口腔科医生及教学、科研人员参阅。

往期目录

首页>口腔生物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口腔生物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江苏省教育厅
  • 主办单位:南京医科大学
  • 国际刊号:1674-8603
  • 国内刊号:32-1813/R
  • 出版周期:季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
口腔生物医学杂志2016年第03期

条件性血管瘤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

谢芙蓉;鲍欣;余婧爽;王丽珍;陈万涛;张志愿;徐骎

关键词:多瘤病毒中间T基因, 血管瘤, 条件性转基因, 动物模型
摘要:目的:采用条件性转基因策略构建小鼠血管瘤动物模型,并对其表型进行鉴定。方法: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Tie2驱动的鼠多瘤病毒中间T基因( PyMT)表达质粒( pTie2?PyMT),采用DNA显微注射方法,将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的PyMT目的基因导入供体C57BL/6J小鼠的雄原核中,再移植到假孕鼠的输卵管中,产生转基因首建鼠。 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整合情况,检查转基因鼠基因型,观察转基因鼠表型,对于转基因鼠出现的新生物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。采用GraphPad Prism 5.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。结果:经测序分析证实,pTie2?PyMT质粒中PyMT、Tie2启动子和Tie2增强子序列等组成元件被正确克隆、连接,且阅读框正确。出生小鼠基因型经PCR鉴定证实,阳性的转基因小鼠均出现血管瘤样新生物表型。血管瘤样新生物主要表达部位在小鼠的耳、舌、皮肤、黏膜、肝等部位,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血管瘤样病变,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新生物的内皮细胞表达PyMT蛋白及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。结论:Tie2启动子驱动下的PyMT基因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发血管瘤,该模型鼠可用于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。条件控制下的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建立血管瘤动物模型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