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《口腔生物医学》(季刊)创刊于2010年,是由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刊物。主要内容为介绍国内、外最新的口腔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和经验,注重论文的科学性、创新性、实用性,突出理论与临床相结合,普及与提高相结合。适合各级口腔科医生及教学、科研人员参阅。
首页>口腔生物医学杂志

- 杂志名称:口腔生物医学杂志
- 主管单位:江苏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南京医科大学
- 国际刊号:1674-8603
- 国内刊号:32-1813/R
- 出版周期:季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
牙源性角化囊肿--即将被恢复“名誉”
李铁军
关键词:牙源性角化囊肿, 囊肿, 肿瘤
摘要:牙源性角化囊肿( odontogenic keratocyst,OKC)由Philipsen于1956年先报道[1]。与其它类型的牙源性囊肿不同, OKC 的衬里上皮增殖活跃,临床上常表现颌骨的膨隆和破坏,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倾向,因此倍受关注。2005年,世界卫生组织( WHO)对头颈部肿瘤的分类中[2],将其更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( 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),认为其病变性质属肿瘤。该新命名一出现便引起诸多争议,问题的关键在于OKC的病变性质仍存疑问,还不能做出简单的“非囊即瘤”的结论。尽管未达成共识, WHO的肿瘤分类具有极高的权威性,之后的学术界还是较多地使用了“牙源性角化囊性瘤”这一命名。由于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仍坚持使用OKC,所以过去的十年中,专业文献和书籍中有关OKC的命名较为混乱,时“瘤”时“囊”,无法统一[3]。前不久,笔者应WHO国际肿瘤研究所之邀,与国际同行Speight教授等一起,完成了第四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中有关OKC章节的编写,虽然目前尚未后定稿,但有一点可以预告的是新分类将恢复使用“牙源性角化囊肿”的命名。以下,笔者结合本课题组长期以来有关OKC的系列研究结果,就相关问题作简要评述。
友情链接